元素 | 含量范围 | 作用 |
碳(C) | ≤0.30 | 提供基本强度,但其含量需严格控制,过高会降低钢材韧性与焊接性能 |
锰(Mn) | 0.79 - 1.30 | 固溶强化,提高强度与韧性,与硫结合形成硫化锰,改善钢材热加工性能 |
磷(P) | ≤0.035 | 有害杂质,含量过高会导致钢材冷脆,降低抗 HIC 性能,需严格限制 |
硫(S) | ≤0.004(通常远低于此) | 在含硫化氢环境中,硫易形成氢致开裂源,严格控制可大幅提升抗 HIC 性能 |
硅(Si) | 0.15 - 0.40 | 脱氧剂,提高钢材强度和硬度,适量硅有助于改善抗 HIC 性能 |
铜(Cu) | ≤0.40 | 可增强钢材耐大气腐蚀性能,对某些工况下的抗 HIC 性能也有一定积极影响 |
镍(Ni) | ≤0.40 | 提高低温韧性和强度,在抗 HIC 性能方面协同其他元素发挥作用 |
铬(Cr) | ≤0.30 | 增强钢材抗氧化和耐腐蚀能力,有助于提高抗 HIC 性能 |
钼(Mo) | ≤0.10 | 提高钢材强度和硬度,改善抗 HIC 性能,特别是在高温高压含硫环境中 |
性能指标 | 数值要求 |
抗拉强度(MPa) | 485 - 620 |
屈服强度(MPa)≥260(随厚度增加略有变化) | |
伸长率(%)≥21(标距 50mm,随厚度增加略有降低) | |
冲击韧性(J)(横向,0℃)≥27 |
欢迎光临 钢铁圈子-有钢铁的地方,就有钢铁圈子! (https://www.ironbbs.com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5 |